7套GEO系统,6套是换皮,你交的5980,可能是同一套源码

万万没想到,GEO还没火,卖GEO的先富了。

你能想象吗?这些GEO系统竟然是一样的,连后台按钮的位置都没变!而且这套GEO系统会挣你两份钱:一份是你“买系统租帐号”的钱,另外一份挣的是你“发软文”的钱。

事情是这样的,卢松松近期对市面主流GEO系统的深度测评,这段时间差不多看了7-8套系统吧,然后就拍了个短视频,没想到全是做GEO的同行过来问我经验。我发现一个现象:这些GEO系统的后台和功能都惊人的相似,甚至有些GEO的后台一摸一样,除了网址不一样,总感觉是一个人开发出来的。

(1)登录界面相似

这里除了版权说明、备案号、网址不同之外,登录界面都是雷同的。

7套GEO系统,6套是换皮,你交的5980,可能是同一套源码-1

(2)后台主体框架相似

我们可以看到,后台的主机框架就是:蒸馏词、上传图片、创建指令、AI创作、授权帐号、投喂任务、开始投喂、收录明细。这些功能看似复杂、高大上,其实这些功能他只为6个字做准备的:

写文章、发文章。

【蒸馏词、上传图片、创建指令、AI创作】都是为了写文章做准备的,用AI生成一堆长尾关键词,然后用这次词是生成一堆AI文章,因为整个过程都是用AI干活的,要消耗算力,所以这些事是要单独花钱购买Token的。这些钱是交给了各大AI大模型,对接的大模型不同,交的钱和生成的内容也不同。

7套GEO系统,6套是换皮,你交的5980,可能是同一套源码-2

【授权帐号、投喂任务、开始投喂】这一切都是为了自媒体账号做准备的,以为权威网站他们发不了,只能发自媒体平台。所以要把你的社交账号填到后台。

 

 

当然发自媒体平台效果肯定差,所以这些“GEO系统”还贴心的准备了【软文发布】渠道。AI自己都说了,只有发到权威媒体,才有可能被引用。这也是GEO的核心,所以GEO系统挣了你两分钱:一份是【买系统、买帐号】的钱,一份是你【发软文】的钱。

 

 

(GEO系统必须自带软文发布)

【收录明细】顾名思义,就是把你发的文章,整理出来,汇总到后台,但这也有个问题,因为现在的抓取都不智能,往往他们会把你以前发过的文章也抓进来,算做自己的工作量。比如你2024年大量发过软文,2025年你才开始做GEO,那么GEO系统把你2024年发的软文都算成自己劳动成果。

7套GEO系统,6套是换皮,你交的5980,可能是同一套源码-5

揭秘【GEO系统雷同】深层的原因

我咨询了国内外四家AI:ChatGPT、Gemini、千问、DeepSeek,问它们:“GEO的原理是什么,用简单通俗的话解释”。

然后我把他们回答的内容,让4个AI找出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。

ChatGPT的回答是:

7套GEO系统,6套是换皮,你交的5980,可能是同一套源码-6

Google Gemini的回答是:

7套GEO系统,6套是换皮,你交的5980,可能是同一套源码-7

千问的回答是:

7套GEO系统,6套是换皮,你交的5980,可能是同一套源码-8

DeepSeek的回答是:

 

 

好问题问完了,相信只要你认真看到AI对GEO的原理的理解,其实90%的GEO知识你就懂了,你一定恍然大悟,我们可以看到国内外不同的AI对GEO的理解稍有不同,但大体上是相同的。

这4家AI对GEO的相同点是:你的内容会AI引用。所以【写文章、发软文】就成了GEO的核心,AI数据成了辅助展示。

做好GEO要做到【3硬】

首先你的文章质量要“硬”,一篇带有手机号的、微信号的文章,90%的几率会被定义成低质量文章,甚至可以理解成给AI投毒。但没办法,90%客户花了钱都恨不得把所有的内容都贴上自己的品牌和手机号。想要好的内容质量,但又要保留广告信息,这个基本无解。

其次发文的渠道要“硬”,如果你发到站群、垃圾站确实GEO没效果,因为AI不引用啊。但发到大网站有没门道,成本又高,所以你要么找松松软文去发,要么用自媒体账号去打网站发文章,成了做GEO的首选,但这里也涉及到买卖账号(可能违法)。

最后是AI数据统计要“硬”,这才是GEO系统的核心功能,帮你直观展示GEO的效果。

写在最后:

中国的GEO和美国的GEO的理念还是要很大差别的,之前卢松松分析过中美GEO的区别。因为理念的不同,所以国内的GEO系统的原理和思路是围绕着:SEO万词霸屏、写文章发软文的思路去做的系统。

GEO虽然刚开始,但我认为GEO终究要回归他的真实价值,不是沉迷于GEO系统里的那堆“收录数据”。

源自:卢松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