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来分享下产品的正文文案怎么写,才容易卖更高价的产品。
我们来讲讲大家都头疼的文案怎么做?
关于文案,做文案,掌握思路方法规律,其实很简单,就是归纳分类总结、删繁就简,用最简洁的语言描述产品的要点卖点增值点,引导买家并产生购买的欲望,用规格图片配合文案一一对应,方便买家对比选择,用最清爽的排版让买家一目了然。
好的文案不但看着整洁清爽一目了然,还会在价格设置、规格增值中诱导买家去买贵的买好的,然后反过来去看自己做的文案,每个点你做到了了么?
很多人不会分类,其实更多的原因是没有认真了解自己要卖的产品,拿到产品直接就去复制所有规格一二三四的往下写,写完了可能自己还是懵的。
试问自己都稀里糊涂的东西还能卖的出去么?
所以,给大家的建议是,你得先了解产品,拿到产品先琢磨一下,自己要先看懂产品,了解产品的组成、材质功能配置特性和卖点,然后,再在脑子里过一遍,打个草稿,大致选哪些规格上?
怎么分类?怎么诱导?用什么方式体现出来?最后,才是着手写文案,
胸有成竹的做文案,其实你们说的分类,归纳总结难在哪,就在这第一步上——先了解产品!
分类无非是从几个方面来分
最简单的从材质上、数量上分类、再有,从功能上分类、从配置上分类。
材质上,比如:
塑料款
合金款
不锈钢款
数量上,比如:
1件装
3件装
5件装
功能上,比如:
简易款 (不可伸缩款)
标准款 (可伸缩,不可折叠)
升级款 (可伸缩,可折叠)
配置上,比如:
体验单款:清洁液1瓶
实用套装:清洁液+抹布+清洁刷
豪华套装:清洁液+抹布+清洁刷+桶+手套
这些分类,是根据每个产品的特性来划分的,不是死搬硬套,要学会灵活运用,对于很复杂的产品,还可以混合使用。
你看,分类是多么的简单,很多人之所以不会分,不知道怎么分,根本的原因是,你们根本没认真了解商品,认真了解了,就自然知道这个产品的材质数量,功能配置有哪些规律可循,
然后怎样分类了
这些规律一定是共性的增长,从共同点下手,每多一个功能,价格就会在原来的基础上高一点,功能、配置等递增,价格递增。
什么是共性?你从材质分的,一路下去就按材质分类,你从功能分的,一路下去就按功能分类,分类的同时,是从低到高的增长拉升。
这一档按数量分,下一档又按配置分,买家能做对比么?不对比,也就无法选择,对不对?牛头不对马尾,其实,在你们认真了解产品后,知道怎么分类了,自然而然也就知道怎么写每个规格的诱导文案了。
诱导文案
一种是理性的,比如列出每个规格之间材质功能数量配置的差异。
比如果冻,七块钱买一箱,十块钱三箱,从性价比入手。
理性诱导,重在性价比,占便宜的心理,那你就要体现出性价比的差异,从这个点去做文章。看,加一点钱,就可以买到更多更好的,那还干脆买好一点的咯,这就是消费者的心理。
一种是感性的,比如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使用场景,做概念升级上的诱导。
其实,我上面举的这些例子就是理性的罗列对比,买家会在这些因素的不断升级中做对比,最终选择和下单。
什么叫感性诱导?
感性诱导,比如,儿童积木玩具,第一档: 适合低龄儿童,第二档: 适合初开智儿童,第三档: 适合智力超群儿童,谁家父母不觉得自己的孩子最聪明的?就算是笨的都不愿承认,那么,第三档最贵的是不是自然就更容易卖出去了?
好,关于分类和诱导,大家能看懂了么?建议:拿到产品先琢磨一下,自己要先看懂产品,了解产品的组成、材质功能配置特性和卖点。然后再在脑子里过一遍,打个草稿,大致选哪些规格上?怎么分类?怎么诱导?用什么方式体现出来?然后,才是下手写文案。
就像写作文一样,先要确定中心思想,然后列个大纲,然后再一二三四,从那几个方面去论述和佐证你的中心思想,想到哪写到哪的肯定不是好文章。
我们从头理文案,文案分为产品介绍,规格价格介绍。
一、产品介绍
关于产品的总体介绍,共性的东西,总体特点优势。
比如产品(最高款)的材质、功能、特点。
可以借鉴淘宝美逛推荐语和买家评论(删除违禁词)、产品详情图来写。
我个人是喜欢看着详情图写的,因为卖家的详情图里,都会用最简洁的文字,描述产品的材质,功能特性优点,我们整合一下,编辑成有条理的语言就可以了。
要求:文字精炼,语言简洁,不要长篇大论,绕半天不在点上。
什么是点上??简而言之,买家的痛点就是你的卖点!!!
站在买家的角度上,从买家的需求点、关注点、担心的点,去描述产品满足买家的需求,打消买家的担心和顾虑!
比如我要买西瓜,我关注的肯定是瓜熟不熟?甜不甜?是不是沙瓤?会不会熟过头了?你却一味的跟我夸这个瓜纹路多清晰,长的有多漂亮,我会买么?肯定不会!你没有抓住买家的需求点关注点。
抓不住买家的心,怎么可能抓到买家的钱呢?
产品介绍的忌讳:夸张、长篇大论、华而不实。
二、规格价格介绍:
要求:文字精炼、分类精准、主次分明、条理清晰,价格设置合情合理,各款各规格优劣特点层层递进,引导买家买贵的。
排版整洁清爽,整体简洁明了、一目了然 。语言简化,文字精炼,就是能简化到一个字的,就别用两个字啰嗦!
这里,给大家一个规格公式,几乎所有产品都可以通用的公式,
【大品类】(优劣卖点)(引流款往差的描述)
小规格
小规格
小规格
【大品类】(优劣卖点)
小规格
小规格
小规格
【大品类】(优劣卖点)
小规格
小规格
小规格
大分类的的同时,对每个大分类做升级诱导,也就是优劣卖点。
第一款作为引流款,低价是不赚钱的,甚至是亏钱的,他的意义仅仅是低价引来流量,我们真正想卖的不是第一款!而是后面能加利润的高规格款。
所以,引流款要往差的描述,所以,后面的每一款,随着材质功能配置的提升,价格也在提升,我们的利润就是从这里拉出来的。
卖点怎么总结?
先了解产品,了解了产品,自然就知道每个款的卖点在哪了。
通过产品详图,或者咨询客服,了解各款产品差异、或者从生活经验的角度,对各款产品从材质、功能、配置、数量、适用范围,等做递进式对比。
注意:
没有理由也要创造理由!
没有理由也要编理由!!
这么说,大家不是很容易理解,下面我带入几个案例来说明:
案例一:
看下这个纸巾盒的文案有什么问题?
标红这一段夹在中间是不是有点莫名其妙?
1. 文字不够精炼、
过于生活化的渲染并没有起到促进销售的作用,反而模糊了两款之间的差异.
2. 除了名称,
没有体现两款规格的差异,是不是感觉买哪一款都一样?
既然没差异那还不如买最便宜的普通款,是不是?
买家会因为你的名称不同就买贵的么?凭啥?没理由啊!
有人说下面有图片,图片里两款不一样。要知道,图片只是是辅助说明,文案和图片是相辅相成的关系,如果只依赖图片就能说明一切,那你全部上图片好了,还要费劲写文案干嘛?
3. 主次不分,
在一期主要是为了低价引流拉店铺权重,所以大家可能还没这个意识,到了二期就会知道,就像所有的淘宝商家一样,我们的第一款设置通常不赚钱的,不是真的想卖出去的,是作为引流的,引流来了干嘛?
先吸引进咱家大门,然后引导买家买下面贵的款,也就是能加价的利润款的。抛砖引玉!
而上面的案例,反而是注重渲染了不赚钱的引流款,真正可以加价赚钱的利润款被一笔轻轻带过.......
这就是主次不分,喧宾夺主、买椟还珠!
4.排版混乱:
大家看到中间的那一段了么?不伦不类的同时还不上不下,到底是归属哪个规格的说明?
要靠猜,买家会有兴趣和耐心跟你猜?再来看看修改版
中间那一段普通款送牙签的我删掉了,因为我根本不想卖普通款,我还费劲把普通款配置写的那么好干嘛?
简洁明了的交代了两款之间的差异,一个非磁吸没有手机支架的,一个磁吸固定还加配手机支架和笔筒架的,就差两元钱,两相对比,你会买哪一款?
案例二:合并同类项
我经常在改你们文案时会说分大类、简化规格、合并同类项。啥意思?
这是透明胶带,大家找找有哪些问题?是不是眼花缭乱?你有兴趣认真看完么?就算看完你会掏钱购买么?
1. 分类不精准,
按卷分类反而显得混乱眼花
2. 排序混乱,
规格和价格排序因该是从低到高
3. 品类太多,眼晕,
不是商家所有的款你都必须要上,选择几款常用的、符合你价格体系的产品上。
4. 小数点后尾数不统一,
视觉上是不是更乱了?
5. 各品类推荐语没有实际意义,
共性的优点写在产品介绍里就行了,各品类后面写的应该是差异性的东西。
有差异才有对比,有对比才有选择,而这个对比恰恰就是我们的引导,通过层层递进,引导买家买贵的买多的。
上面这个案例里的推荐语起到这个作用了么?没有!
写了还不如不写!
6. 加了序号12345,
反而容易和后面的文字数字弄混,不如不加。再来看下修改版
这里没有加诱导文字,因为这个胶带没有材质配置功能上的差异,只是尺寸的差异,数字的对比就已经可以引导买家买多了,分类是按照规格,用不同的宽度分类,然后同样的米数不同的卷数,再加上价格从低到高的对比,是不是体现出买多更划算?
排版是不是井然有序主次分明?是不是一目了然简洁明了很多?
案例三:
这个文案啥感觉?
不要局限在淘宝商家的设定里,商品到了你的手里就是你的,你想卖啥就卖啥,不是他的规格你都要卖!
选几个常用款,并且符合你价格体系,需要的款做就可以了!
简化规格,合并同类项。
前面说了,规格介绍,是要按照从低到高,从差到好的顺序写的,是要通过各款的差异,来体现下一个规格更好更划算的!
同类项,共性的东西,有必要每个都写一遍么?修改后的文案
大家看到了么?修改后的基本,都是刚才给你们的这个公式,
【大品类】(优劣卖点)(引流款往差的描述)
小规格
小规格
小规格
【大品类】(优劣卖点)
小规格
小规格
小规格
【大品类】(优劣卖点)
小规格
小规格
小规格
对比一下,是不是这样?
对各款产品从材质、功能、配置、数量、适用范围等做递进式对比.
什么叫递进式对比?你得给我一个买的理由!你还得给我一个买贵的理由!
这两个差异大么?
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,没有对比就没有选择,没有选择也就没有下单,回想你们自己淘宝多多,买东西是不是也这样的?再看修改过后的
这样比较一下,你是买家你会选哪款?其实,普通款也是铜的,但是你要拉出区别啊!
那么,没有理由也要创造理由!没有理由也要编造理由!
所以,我就把第一款写成了合金材质,以此凸显出升级款的优势和划算,项庄舞剑,意在沛公。
递进式对比
你上一款说薄款,下一款就要说材质加厚。你上一款说尺码小,下一款就要说尺码大。每一款的优劣势总结,上下应该是对应的,对应的才能拉出差异来,是不是?
当你把差异都对比出来了,价格也就可以拉开了拉上去了,那你加价是不是理所当然的必须的了?不加价都是对产品,和对买家智商的侮辱。
做文案就要这样,做到对比之后,自己都觉得这个产品太好了!不加价都对不起自己,不加价买家都觉得你太假了。你这个文案诱导就成功一大半了!
你不要跟我说:卖家没说啊,淘宝店里没写啊,小二也不知道啊。先咨询小二搞清楚,实在没有理由就创造理由,前面感性的诱导文案就可以用起来。
任何商家拿来做引流款的肯定不会是好的,不然也不会拿来做引流款,对不?
对比图片自己找卖点,找理由,咨询,创造都在你,卖的便宜的一定有便宜的原因!卖的贵一定也要有贵的理由!
材质,功能,配置,数量,这些都是拉差距拉价格的点。
案例四,
其实问了客服,两种拖把架是一样的,只是第二款的拖布加厚了,那么,没有卖点制造卖点,没有差异制造差异。
简易拖把架材质偏薄,夹固拖把架加厚加粗,然后赠品也增加了,那么贵几块钱合理吧?
这个肯定是不动脑子直接搬的淘宝规格来的,要学会在纷杂的产品里归纳总结,找出共同点加以分类。
也要学会在众多的规格中,选出有代表性的,符合自己价格设置的产品来做。
这几个案例基本能说明我今天想说的了。
最后,分享几个失败案例,大家共勉
这种是第一二款价格差异太大,容易被判定为低价引流,。不要跟我说商家就是这么定价的,商品到了你的手里就是你的,你怎么玩就是技术了。
解决方法:
做出一个第二档来缓冲价格差,比如第一款×2。
或者其他的店铺,选一个价格适中的类似款,拿来做缓冲
要学会算账,不要跟我说,商家就这么定的,商家犯傻,我们不能跟着犯傻,我们犯傻,买家也不会犯傻。
这种啥啥色啥啥款的,没必要写,写了反而容易违规!
同等价格的用图片展示。多种款式、颜色可选,见图x。然后规格款式图片用拼图做起来,标注数码,和文案里一一对应,不就得了?
前两篇文章提过如何做图片的,自己去翻下。你们自己买东西,会看文字版的啥啥颜色,啥啥款式就直接下单的么?不都是要看图!看了产品图才会选啥颜色啥款式啊。
我一直鼓励大家做多规格产品练手,因为二期的黄金甲就是建立在多规格上的,多规格=多价格=多利润都做清楚了,简单明了的文案不但容易出单出高价单,还避免了误买误卖,减少了售后扯皮。
也可以节省买家咨询的时间,和你临时翻产品做介绍的时间,当你把每个细节都做到最好,你的文案才能有吸引力,才有可能成单出单。
好了,关于文案,就说到这里。
作者:裂变哥
免责声明
宅商导航提供的一切软件、教程和内容信息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;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,否则,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。本站信息来自网络收集整理,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。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,从您的电脑或手机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。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,请支持正版,购买注册,得到更好的正版服务。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,如有侵权请邮件zytm001@163.com与我们联系处理。敬请谅解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