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度突然大转向:抛弃万亿参数,不再炫技

50多岁李彦宏站在百度世界大会的舞台上,在身后是万亿参数的文心大模型,台下坐满了看结果的客户。这位曾经写代码的“技术男”不谈技术,全程都在讲“应用”。李彦宏的转变,也是百度转变的最直接的信号。

 

百度突然大转向:抛弃万亿参数,不再炫技-2

快速扫一眼百度的发布会清单

在底层:

(1)发布了文心大模型5.0,据说是达到了2.4万亿参数,支持文字、图像、音频、视频多模态。

(2)发布了昆仑新品M100/M300。

(3)发布了超节点算力产品天池 256/512。

在应用层面:

(1)发布了百度伐谋智能体,号称能自我演化,目前给的案例是解决了鄂尔多斯某个城市的交通疏导状况。

(2)发布了 GenFlow 3.0,用户数超2000万,被称为全球最大通用Agent,这个松松之前拍过短视频。

(3)发布了慧播星数字人,能做深度理解、情绪互动。用的的罗永浩的啊你。这个松松之前拍过短视频。

(4)发布了秒哒2.0,还做了一个海外版,据说生成40多万个应用,这个松松之前拍过短视频。

(5)升级了萝卜快跑,主要介绍了在阿联酋阿布扎比的运营情况。

在搜索方面:

(1)百度搜索 首条结果富媒体覆盖率达约70%。这样来看,以后中小网站是不是更没机会了?

(2)搜索 API 开放给企业,有625家公司接入了。

为什么百度来了个180度转弯?

纵观一览,我们可以看到,百度是战略发现已经出现重大变化:前两年的百度都在强调参数、模型、算力等等,而这次更强调的是应用。为什么这次百度来了个180度转弯?我推测原因如下:

 

 

最直接的原因就三个字:要赚钱

大模型刚火的时候,国内的AI厂商比拼都是参数、算力,就看谁家堆的多,就跟手机商家一样,天天比谁家的相机像素高。现在AI进入第二阶段了,天天堆参数大家都觉得没意思了,一毛钱没赚到,说这些有啥用?现在我们只相信AI到底能不能赚钱。

第二个原因:政策方向变了,AI要落地

现在的政策方向就是AI要干点实事,别整天搞一些虚头巴脑的。百度是国内 AI 龙头,自然得带头干!所以百度这次发布了一堆应用层面的工具。

第三个原因:国际AI巨头玩法变了,百度也要变

(3.1)OpenAI现在最赚钱的是GPT Store(类似手机应用商店)和 AI Agent,每个月有上亿人在给这些工具付费。不过国内用户没有付费意识都喜欢白嫖。

(3.2)而Google就比较适合百度,Google不直接面向用户收费,但他把AI都塞进了Google所有的产品里,赚的还是广告的钱、生态的钱。

(3.3)另外Meta也不是直接靠大模型赚钱的,它也是和Google类似,靠广告、社交平台用户赚钱,还是做的生态。

所以百度改变了策略,从说参数、拼算力转向强调应用,不是技术不好,根本原因是世界已经不缺大模型了。百度可能参考的就是Google或Meta,要自己建生态,所以可以观察出来:百度这次搞了秒哒、数字人、各种智能体,本质上做的行业生态。

百度突然大转向:抛弃万亿参数,不再炫技-4

从芯片算力到大模型,最后到各行各业的应用,这就是百度未来的发展方向。这就是为什么它频繁发布“行业典型案例”新闻的原因了。

写在最后:

百度突然大转向:抛弃万亿参数,不再炫技-5

这次大会,我遇到了AI排行榜李榜主、AI异类佛兰克、AI产品黄叔、向阳乔木、苍何。 在线下见面后,发现一个比一个能聊、一个比一个懂行,还顺便聊了聊GEO。他们的激烈的讨论哪个Agent好用、数如何用“秒哒”快速搭应用,他们的热议或许正是百度最想看到的

这也是百度这次“应用转向”正确性的最好证明。

源自:卢松松